几个有趣的名称指向同一个奥秘领域——用户研究。探究这些名称,你将获得对用户全新的理解。快来一起看看。
5秒测试
这个5秒测试非常简便。在实际操作中,测试人员只需向用户展示软件或网页界面5秒钟。比如,测试一款新购物APP的界面,时间一到就询问用户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方法能迅速了解界面中哪些部分最吸引人。此外,在优化手机APP的初始页面时,这种方法尤为有效,它能帮助识别哪些内容是用户最先注意到的。
此外,该测试能够显现出用户的关注点。比如某些新闻应用更新了版面设计,通过测试就能知道用户是否能够迅速捕捉到关键新闻标题等关键信息。
80/20法则
浏览任何网站或软件,都能发现80/20法则的应用。比如游戏软件,可能只有20%的功能让80%的玩家感到愉悦。以王者荣耀为例,玩家们最常使用的是对战和升级等核心功能,而像展示皮肤这样的功能,关注的人相对较少。
在软件开发领域,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以办公软件为例,文档的基本编辑和保存功能至关重要,而那些装饰性的艺术字模板,使用频率并不高。因此,开发者需要集中精力,对核心功能进行优化。
无障碍可达性
说的是用APP或网站方便与否的问题。以老年人为例,现在不少老人也想要尝试手机软件。比如,一些健康类的APP,要是操作界面简单明了,字体又足够大,老人就能轻松学会使用。再比如政务办理的APP,如果流程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东找西找,普通民众就会觉得很难用。
支付宝在无障碍设计方面做得不错。比如,支付、生活缴费、乘车码等常用功能都设计得非常直观,便于查找。不论文化水平高低、年龄大小,用户都能轻松上手操作。
流量分析
店家的流量分析揭示了流量来源和转化情况。以电商网站为例,商家可了解到流量主要来自搜索引擎还是社交媒体。例如,一些网红开设的美妆小店,其网页可能在小红书上具有强大的引流能力。
可以了解网站哪些部分受欢迎哪些部分不受欢迎。比如,对于旅行网站,通过流量数据可以看出,大家更倾向于点击热门景点推荐,而当地美食推荐却鲜有人浏览,这就提示我们需要对美食推荐板块进行优化。
日志研究
这种方法收集信息颇为独特。比如,在不少网络学习平台上,会记录下学生登录时间、学习时间以及选择的课程内容等,从而反映出他们的学习习性。
这类APP在健身领域很常见。它们可以记录用户的运动项目和时长。这对APP开发者优化功能大有裨益。例如,如果发现用户多在晚间锻炼,就能推荐相应的夜间健身课程。
终端用户
这些人就是APP或网站的用者。举例来说,打车软件里的乘客和司机就是这类用户。乘客希望快速且价格公道地打到车,而司机则希望有更多订单,能赚更多钱。对于开发者来说,必须兼顾这两方的需求。
外卖平台方面,顾客希望美食能迅速且安全地送达,送餐员则希望订单容易完成且不延误时间,平台需在这两方面取得平衡,终端用户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平台的存亡。关于这些名词,大家认为哪一个对于理解用户最为关键?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不妨点赞并分享。